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游山玩水吃美食”是深受大多数人青睐的休闲方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念那唇间的美味,都市的浮躁与繁华瞬间忘之脑后。 恰好有这样一个地方,有大美河山可游、有人文古迹可寻有经典美食可尝…
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游山玩水吃美食”是深受大多数人青睐的休闲方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念那唇间的美味,都市的浮躁与繁华瞬间忘之脑后。
恰好有这样一个地方,有大美河山可游、有人文古迹可寻有经典美食可尝…
这里,就是“皖”美安徽!
安徽,简称“皖”。
得名于古“安庆府”与“徽州府”的首字。
襟江近海,华东腹地,所言正是安徽。
在这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七千万人民。
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黄山、九华山等自然景观,还有明中都皇故城、曹操运兵道等人文景观。
诞生于此的徽商是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徽文化更是享誉全国。
飞来石前双剪峰和九龙峰,云下是大峡谷。黄山风景区 杨绯 拍摄
安徽的“徽”字,由山、水、人、文组成,也正是由此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这里的山:迤逦秀美
提及安徽旅游,以山岳型景观出名为游者乐道。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三大名山构成经典的山水版图,遍布于江淮大地的名山秀水和森林湿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A级景区400余处。
齐云山、琅琊山、八公山、小孤山……山山竞秀,各有一番秀美在。
安徽黄山天都峰云海风光。李金刚/摄
黄山,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
安徽黄山主峰:莲花峰。李金刚/摄
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奇松、怪石、云海、冬雪”为黄山四绝。
九华圣境 章寅虎/摄
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莲花佛国”的美称,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地藏王菩萨道场。
九华圣境 章寅虎/摄
每个节假日,九华山都是安徽名山大川中的“人气王”。
冰雪天柱峰 郑伟/摄
天柱山,擎天一柱远名扬,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题天柱峰》一诗中赞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齐云山景区内的千株白色玉兰花竞相开放 余项羽 摄
齐云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是中国画里的乡村。 张俊/摄
呈坎一隅。张强/摄
西递、宏村、呈坎……近山傍水,村村有景,白墙黑瓦马头墙自成一体。
韩苏原/摄
行走此间,普通山林、陌生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闲淡之境,转角可遇见。
这里的水:一往情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笔下千古诗篇《赠汪伦》,写的就是安徽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上赛龙舟张娅子 摄
2000多条河流, 580多个大小湖泊,磨子潭、响洪甸等知名水库,水丰物足。
长江、淮河跨境而过,像一双筷子,将安徽一分为三——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
偶有水患,洪灾过境,遗害不小。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2007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淮河水利委员会供图)
淮河流经安徽430公里,王家坝闸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长江流过马鞍山(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长江流经安徽416公里,穿过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
水汽氤氲的新安江源头。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安江素有“山水画廊”之称,是钱塘江的正源。安徽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平天湖一景。吴兰/摄
万佛湖、花亭湖、天井湖、平天湖、焦岗湖、女山湖……还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波光粼粼,鱼戏其间。
这里的人:敢闯敢试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曾经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
那时而言,徽州是穷山恶水,境内山多田少,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告别亲人,沿着徽杭古道外出学艺、经商“讨生活”。
徽杭古道——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是一条文化内涵深厚的徽商古道。韩苏原/摄
他们凭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缔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神话——徽商,为明清时代中国十大商帮之首,赢得“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镇”美誉。
韩苏原/摄
忆往昔,徽商纵横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看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轮船在此制造……
创新和改革被视为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
大包干纪念馆内一景。吴兰/摄
40年前,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纪念馆内一景。吴兰/摄
敢闯、敢试、敢探索、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激励着这里的人。
如今,“人造太阳”、量子通信、智能语音……成为世界“领跑者”。
中国版“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全景图 叶华龙/摄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屡屡刷新世界纪录。
EAST控制大厅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科学实验。叶华龙/摄
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升空。
2017年,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2018年,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以上“高精尖”的霸气成果都离不开“安徽元素”“安徽智造”。
这里的文: 绵延传承
庄子、管仲、姜子牙,
曹操、包拯、朱元璋,
戴震、胡适、陶行知、姚鼐、方苞、邓稼先……安徽名人辈出。
韩苏原/摄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了《淮南子》,炼丹发明了豆腐;
东汉沛国谯郡(今亳州市)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欧洲发明的麻醉剂“哥罗方”早1000多年;
北宋徽州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桐城派师承关系图 刘浩 摄
这里还产生了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源远流长的文统,博大精深的文论,丰厚清正的著述,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这里还诞生了包含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 新安朴学、新安画派的——“徽文化”。
大型新编徽剧—《徽班进京》。韩苏原/摄
两百多年前,四大徽班从安徽出发,走进北京,名噪华夏,与其他剧种一起孕育了“国粹”京剧。
演员在表演黄梅戏中 张强/摄
黄梅戏,安徽主要地方戏曲,上世纪50年代,随着《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饰演《徽州女人》中的“女人”。
中国宣纸之乡、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徽墨之乡、中国歙砚之乡……皆与“文”相关。
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超级宣纸”制作现场。韩苏原 摄
“超级宣纸”成品纸尺寸达11米*3.3米,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手工、二帘水的“超三丈三”宣纸。韩苏原/摄
除了山、水、人、文,安徽还有“两宝”声名在外——茶叶与徽菜。
刚采摘的猴魁鲜叶。 张娅子/摄
安徽是中国产茶大省之一,传统十大名茶安徽有四——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安徽金寨县一六安瓜片茶叶基地 吴兰/摄
安徽茶叶以绿茶为主,不同的地理位置加之采摘和制作技艺各异,成品和味道略有差异。
外国友人体验采茶 樊成柱/摄
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桐城小花、屯溪绿茶、汀溪兰香、天柱剑毫、涌溪火青、舒城小兰花……都是安徽名茶,但多藏深闺少人识。
徽菜代表菜——胡适一品锅长桌宴现场。韩苏原/摄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两千多年来,先民们利用古徽州地域的动植物资源,并结合源远流长的中国烹饪技艺和探索,逐渐进入市肆。
“轻度腐败、盐重好色”是大家对徽菜特色的形象调侃。
臭鳜鱼捞饭 。赵强/摄
徽菜代表之一臭鳜鱼,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用石头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烧制而成。
毛豆腐。韩苏原/摄
毛豆腐也是“微臭”、“微腐败”的徽菜代表食物,有人敬而远之,但喜好者却铭记心间。
中国徽菜博物馆 余皓/摄
如今,为了传承发展徽菜技艺和促进徽州文化对外交流,中国首座以展示徽菜发展脉络和介绍徽菜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开馆。
韩苏原/摄
与此同时,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深入,徽菜“后继者”们不断创新、改良,每年举办的中国徽菜博览会上,就可见创意无限的新款徽菜。
中国徽菜博览会上,以黄山迎客松为蓝本的创意菜。韩苏原/摄
再过一段时间,第八届中国国际徽菜产业博览会就要开幕了,又是徽菜集中亮相时,欢迎你来尝美食赏美景,尤其是以“臭鳜鱼”、“毛豆腐”为代表的“微臭”界名菜。
“皖”美安徽,迎客天下
你想到安徽看一看吗?